走进中持

企业文化

中持动态/ 媒体报道

走基层·看变化:“第三方”还清小白河

(2011-10-11 15:29)作者:  来源:河北日报

分享到:

  9月27日,记者在肃宁县第一污水处理厂门前看到,小白河清澈透明,能看到鱼游浅底。沿着河道逆流而上,不远处,就是该县的尚村工业园区,略显发黑的河道似乎在诉说一段忘不掉的历史。

  工业区依小白河而建,20多家皮革加工企业整齐地分布在河道两侧。回想起被污染的情景,郭书林老人历历在目:“以前工厂都把污水直接排到河里,时间一长,离河道很远就能闻到恶臭味,不仅危害当地人的健康,也给前来洽谈投资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。”

  是什么让小白河重回清澈?带着这个问题,记者来到园区内一家名为“万事兴”的皮草加工企业。

  骆瑞卿是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员工,他的职责不是在污水处理厂加料、监测,而是在这家裘皮制革公司进行污水处理技术指导,并监督企业的污水排放。“以前的小白河就是这个味儿。”走近污水处理设备,一股刺鼻气味扑面而来,骆瑞卿向记者解释,“皮毛鞣制产生的污水味道很大、较难处理,园区要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污水处理设备,但是污水处理有很强的专业性,以前有些企业在这方面力不从心,我们进驻之后,能够给企业提供技术和原料。现在园区每个企业都有一名进驻人员。”“进驻企业后,主要做什么?”记者问道。“根据要求,企业污水排放前,COD指标要达到500毫克/升以下。每次排放前我都要对污水进行取样,送到污水处理厂检测,达标后才能向管网排放。”“企业有没有可能偷排污水?”“基本上杜绝了这种可能。企业的进水数据、出水数据都有记录。正常情况下,出水量应占到进水量的85%,如果出水量偏小,就请环保局工作人员前来调查。”

  赵立根是这个皮草加工企业的厂长,看到记者采访,就上来打招呼。

  “污水处理厂派人进驻,企业怎么看?”记者询问。“非常欢迎。以前,企业欠缺的是处理污水的技术,现在技术问题由他们专门负责,企业心里就有底了。”赵立根说。“企业的成本有变化吗?”“和以前一样,我们只根据用水量缴纳污水处理费。”赵立根说。

  如今,在尚村工业园区,一种“园区治污模式”已经形成:引入第三方企业负责污水处理厂的运营,并向每一个上游企业派驻员工,进行技术支持和监督。

  为了深入了解这种模式,记者找到该县环保局副局长李振进。“引入第三方,是我县治理污水、改善环境的积极探索。”李振进介绍,“以前,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管网的维护,除用掉收取的企业污水处理费外,政府每年还要再投入300万元,但污水处理效果并不理想。实行第三方运营、维护后,环保局的主要责任就是监督,一旦查出排放不达标,将会进行重罚。”

  李振进说,今年,园区内将新建一座污水预处理厂,各企业的污水首先要经过这个环节集中处理后,再进入县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,届时,水质更能得到保证。“是不是仍采用第三方运营模式?”记者问道。“完全是第三方投资,总投资1000多万元。这不仅节省了财政投入,也能充分发挥第三方的技术优势。据测算,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,企业所付的费用和现在相差不大。”李振进说。


Copyright © zchb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持环保版权所有